蔬菜吃上“营养餐” 金乡县生态循环农业见闻

2017-01-18 04:09:28 济宁新闻网

别处的蒜苗还没有返青,这里的蒜苗却早早地上市了。“就赶上春节这茬口,能卖个好价钱”,在金乡县王丕街道循环农业示范区的蔬菜大棚里,李楼村村民李珊珊一边整理捆好的蒜苗一边和笔者攀谈,“种完这茬蒜苗再种三茬芹菜,都是客商来车到地头装,这一个棚一年能收入3万多块”。李珊珊告诉笔者,蒜苗在市场上紧俏,不仅仅是因为选择在春节期间上市,关键还是她家蔬菜吃得好,是附近永利养殖场给配的“营养餐”。

在李珊珊家蔬菜大棚不远处,笔者看到了四座巨大的罐型设备,这四座罐型设备就是永利养殖场的沼气池,沼液通过管道连接着村民的菜地。“自从地里用了这免费的沼液,我们种出的蔬菜安全健康不说,产量也明显提高了,省钱又省心!”李珊珊对沼液赞不绝口。

据金乡县农技专家王乃建介绍说,沼液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腐殖酸、微量营养元素等,是一种很好的速效液态肥。并且沼液还可以防治病虫害,无污染、无残毒、无抗药性。既保障了蔬菜的绿色安全,还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沼气罐北邻一条路之隔,一块“济宁市南阳湖农场(王丕)绿色蔬菜生产基地”的牌子格外引人注目。南阳湖农场是全国青少年儿童食品安全试验示范基地,对蔬菜品质管控十分严格,其各个专卖店里的蔬菜往往供不应求,老百姓看重的就是绿色健康。“当人们越来越关心食品是否安全,我们种的有机蔬菜也就越来越有市场。”李楼寨村党支部书记李秀刚说,在李楼循环农业示范区,所有大棚都铺设好了沼液输送管道,喷灌设备。

沼液用来施肥,沼气则成为清洁能源。顺着机器的轰鸣声,笔者找到了一台正在高速运转发电机,这台发电机的动力不是煤、油,而恰恰是养殖场的粪污,每天能把30多吨粪污处理产生的沼气转化为1000多度电。“现在猪场存栏超过一万头,目前是济宁市规模最大的养殖场,用沼气发电完全可以满足猪场需求。”养殖场总经理李忠振说。

从几间猪舍发展成占地面积100亩、总资产超过2800万元、济宁市最大的万头肉猪养殖场,“猪——沼——菜(果)”有机结合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功不可没。

李忠振告诉笔者,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最让他头疼的是粪便处理问题,没有地方存放,更是臭气熏天,几里路外都能闻到,影响了周边村民健康和日常生活。为解决粪便污染问题,他投巨资建设1000立方米大型沼气站,包括厌氧罐、储气罐、搅拌池、沼液沼渣池和发电机房。“当初可是下了血本,不过现在回过头来想想,这些投资是值得的,现在养殖场完全实现了粪污就地消纳。”李忠振说。

近几年永利养殖场采用畜禽粪便制沼——沼气能源利用——沼渣沼液还田——发展有机农业的循环综合利用模式,除兴建6000立方米沼液储存池外,还铺设沼液输送管道8500米,辐射周边5500余亩农田,带动群众发展蔬菜大棚600余亩。

让畜禽废弃物变废为宝,不仅经济效益明显,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也得到显著改善。李楼村如今也旧貌换新颜。整洁的道路,清澈的坑塘,没有了过去的满地垃圾和污水,只见处处美景,村容如画。远远望去,整洁干净的猪舍和美丽的村庄融为一体。

作为金乡县的循环农业主要示范点之一,王丕街道现代农业做到废物利用循环化、有害物质减量化、回收利用科学化,有效地改善了当地的大气环境、土壤环境、水环境,是“美丽金乡”的成功典范。

卜集镇利用畜禽粪污、棉花玉米等废弃秸秆生产有机肥,实现了变废为宝、环境保护、生态养殖的多重效益;兴隆镇养猪场利用废弃窑厂建设养猪场舍,在棚舍之间建设藕池,种植莲藕,成为粪污处理综合利用的新亮点;化雨镇将金针菇种植使用过的菌糠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有关肥料厂、生物电厂合作,生产有机肥和实现生物发电……金乡通过推广秸秆综合利用、生态畜牧、种养加产业融合、沼渣沼液综合利用、设施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六大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有力推动了生态循环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目前,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7%,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和污水处理利用率分别达到95%和63%,农产品标准化覆盖率达到75%,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30万亩。

济宁本地新闻

济宁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济宁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济宁新闻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济宁新闻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济宁新闻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452584743@qq.com

takef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