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软件求生 靠不得“强装”

2016-12-27 03:28:10 济宁新闻网

程赤兵 时评作者

昨天,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其官网发布《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预置和分发管理暂行规定》,明确生产企业和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确保除基本功能软件外的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可卸载。规定自明年7月1日起实施。

手机预装软件不可卸载,是长年困扰消费者的一大难题。如果这些预装软件都是保障手机基础功能的软件也就罢了,偏偏许多软件根本没用,不仅没用,有的还占内存、耗电量、费流量,甚至恶意扣费、泄露信息。消费者不但不能卸载,还得忍受这些软件动辄自动打开,导致运行变慢的苦恼。为此,今年深圳就有消费者把某国产手机告上了法庭,最终法院判决双方解除购买合同,退货退款。

手机预装不可卸载的软件,严重到什么程度呢?媒体报道,上海消保委曾经因为预装问题对三星、OppO等手机提起诉讼,数据显示,OppO某型号的手机共预装了71款软件,其中第三方软件超过10款;三星某款手机共预装44款软件,且全部不可卸载。有调查称,市场上超过96%的手机预装软件在10款至40款不等。消费者看到这里可能会蒙圈,真想不到,手机上还能绑这么多的软件。

为了卸载这些像“地雷”一样的预装软件,许多消费者不得不求助某些强力卸载软件。但下载新的软件,又有可能被捆绑其他软件,而且效果也不能保证。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好好一部智能手机,使用体验和使用寿命都严重受影响,消费者还得承担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很多人将手机预装软件称为“耍流氓”、“牛皮癣”,体现了痛恨,也体现了无奈。这背后隐藏着一个强大的利益链,每预装一款软件,厂商就可能获益上亿元。如此庞大的黑色利益链,是预装不可卸载软件的诱发原因,也是存在基础。消费者因为没有法规依据,很难与这个利益链抗衡。

智能手机出现已经许多年了。如果说在新事物涌现之初,管理者尚不太了解,没能迅速确立规则,还有情可原,那么如今市场和产品都已经成熟,就必须要建立规则,进行规范,把原来那些蛮横、粗暴侵占消费者权益的做法彻底消除掉。从这个角度看,工信部的新规,表现了规范手机市场的明确态度,也意味着手机市场开始走向“真正的成熟”。

当然,仅仅是“可卸载”还不能让智能手机变得干净。手机上一些软件不使用中文,甚至“警告”消费者卸载会影响使用,消费者既不知道这些软件的作用,也不明了卸载的后果。所以,要将这些规则落实下去,还应该有更多的细则。比如管理者应对基本功能软件进行审核,给予特殊标识,比如所有应用软件应该有详尽的中文说明,并对消费者承诺不会自动启动、泄露信息等等。这些,都需要一步步推进。

大多数人已经习惯使用智能手机,下载App也成了家常便饭。此时,智能手机的厂商们应该珍惜羽毛,先前一些流氓草寇的行为要改掉,不应该再为利益去使用“下三滥”的伎俩。实际上,已经有部分较大的手机品牌意识到了这一点,在工信部的规定出台之前,就主动表示要让预装软件可卸载。这无疑是积极明智之举。新生事物可能有一个混乱期,但混乱是不可持续的,若总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甚至为自己发了不义之财沾沾自喜,对树立品牌无益,长久来说,对供需双方都是有害的。有规则意识,善于自我约束,诚信经营,才是正道。希望这成为所有手机厂商的共识。

济宁时评

济宁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济宁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济宁新闻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济宁新闻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济宁新闻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452584743@qq.com

takef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