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抗日名将苏炳文:让日寇不惜追杀到苏联(图)
小传
苏炳文 字翰章,1892年9月2日生于辽宁省新民县大民屯中古城子乡村。原东北军将领,曾任上将军事参议官。“九·一八事变”后,在黑龙江省的海(拉尔)满(洲里)地区率部抗日,一度誉满全国。1954年被周恩来邀请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同年12月,就任黑龙江体委主任。1975年5月22日,病故于哈尔滨,终年83岁。
正文
他举起东北民众救国军大旗,发起著名的海满抗战;面对敌人的明枪暗箭,他九死一生,毫无惧色;他应周恩来之邀担任全国政协委员,获得新生——
1931年,东三省沦陷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之下。东北军驻呼伦贝尔警备司令苏炳文将军,一方面与日伪当局敷衍周旋,一方面集聚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举起东北民众救国军大旗,发起著名的海满抗战,消灭日伪军2000余人,在民族危亡的时刻给国人以振奋和希望。
穿过中国历史上那些伤痕累累的岁月,我们渐渐走近苏炳文将军,走近他坎坷壮丽的人生故事,走近他深沉博大的精神世界。
苏景徇老先生在北京给激战的儿子来电:有以身殉国,此正其时,勿念家事。苏炳文给父亲复电:重奉训谕,益坚丹心,无论若何困难,绝对抵抗到底。
捐躯报国,甘之若饴
苏炳文1892年出生在辽宁省新民县的一个五世同堂的大家庭。家中只有20亩土地耕种,收入微薄。苏炳文的父亲苏景徇是个忠孝两全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长子夭折,行二的苏炳文聪明沉稳,便令其7岁开蒙,进入私塾,读孔孟之书,诵四书五经。当苏景徇看到日本和俄罗斯军队在中国东北开战,涂炭百姓,随即允许12岁的苏炳文步行4天4夜,到沈阳赶考沈阳陆军小学,以图从军报国。
苏炳文12岁开始接受正规军事教育,1930年任呼伦贝尔警备司令,到任呼伦贝尔之时已经历过1918年出兵海参崴和1920年以来国内的种种战事,是一个成熟的军事指挥官了。他的心中有一个坚定不渝的信念:军人的天职就是守土卫国。国难当头,大丈夫威武不能屈,如不战死疆场,定当建功立业!
以自己区区不足6000人的兵力,配以4155支步枪(每支200发子弹),加之57挺机关枪、12门迫击炮和博克图自办兵工厂出产的地雷、手榴弹,面对集结数万人马,从东、南、西三路围攻而来的日伪军,力量过于悬殊,抗击日军并不是稳操胜券。但苏炳文认为,打这一仗,为的是打出中国人的志气,打出中国人的抗日信心。
1932年,苏炳文在海拉尔召开秘密会议,部署了行动计划。9月27日清晨,驻扎在满洲里、扎赉诺尔、海拉尔、伊列克得等地的东北军,戴上“铁血救国”的红袖章,同时采取行动,占领各地车站,禁止列车行驶,切断通往省会齐齐哈尔的电话线,扯下伪满洲国国旗,升起中华民国的青天白日旗。护路军以海拉尔为中心将呼伦贝尔的日伪人员全部拘捕监禁;解除了满洲里伪国境警察大队的武装;宁匡烈在博克图与其他6位爱国志士联手将梅野等3个潜伏多年的日本间谍处死;张殿九部在扎兰屯逮捕了长期为日本搜集情报的白俄间谍,并出兵进攻嫩江重镇昂昂溪,以图拿下省城齐齐哈尔。
1932年9月30日,张殿九、谢珂等41人联名拥戴苏炳文为东北民众救国军总司令。10月1日,在海拉尔头道街花园广场召开了万人大会。苏炳文在会上宣布东北民众救国军成立,号召广大军民驱逐敌寇,誓死保卫国土。中东铁路苏方友好人士前来声援,中外新闻记者纷纷向外界报道。海拉尔民众向苏炳文赠送一面国旗和一面印有“抗战到底”字样的锦旗。苏炳文、张殿九当即通电中外:誓死抗日!
同时,苏炳文下令,呼伦贝尔境内所有邮局使用的伪满洲国邮票,必须加盖“中华邮政”印章方可出售。这种邮票现在被集邮界称为“苏炳文”加盖邮票,虽然只用了3个多月,却是苏炳文将军带领呼伦贝尔各族儿女,抗击日本帝国主义和伪满洲国的历史见证。
一时间举国轰动,民心大振。张学良汇来11万大洋军饷,鼎力支持苏炳文抗战。
此后救国军镇守嫩江以西,严阵以待。日伪军队几次进犯,均被打退。关东军又打发昔日清肃亲王的十四格格——卖身投靠关东军的女间谍川岛芳子到海拉尔,直接劝降。苏炳文虚虚实实,“王顾左右而言他”,使川岛芳子以为苏炳文已经答应不再抗日,旋即回去邀功请赏。日伪方面相信了川岛芳子的报告,为拉拢苏炳文部,很快送来了16万元的军饷,着实给自己帮了一个倒忙。
劝降不成,日本关东军恼羞成怒,动用数倍兵力,陆空协同,大举进攻苏炳文部。东北民众救国军英勇作战,在岭东与日伪军激战两昼夜,步兵第1团团长高峻岭背部和右肩重伤,中校团副唐忠信、少校团副孔庆麟同时负伤,第2营营长杨传绪牺牲,有百余士兵阵亡,但士气昂扬,视死如归。高峻岭团长锯掉伤臂又上战场,唐忠信、孔庆麟两位副团长裹伤再战,总司令苏炳文亲临一线指挥战斗,鼓舞士气。
此时冬之将至,两军对峙富拉尔基,决战已箭在弦上。关东军最希望苏炳文放弃抗日,拱手让出呼伦贝尔,他们通过苏联驻满洲里领事斯米尔诺夫向苏炳文开出四个议和条件:一、就任“满洲国”军政部长;二、就任黑龙江省省长;三、仍任哈满护路军总司令,驻防海拉尔、满洲里;四、以日本横滨正金行金票200万元交换,许苏炳文出国视察,亦可过富翁生活。
苏炳文立刻斩钉截铁予以严词拒绝。
11月中旬,日伪军以松木直亮第10师团一部为主力,集中8000余兵力,附以装甲车、坦克、飞机作战,向富拉尔基发起总攻,救国军面临全军覆没之危。
天寒地冻,弹尽粮绝。在这最危急的时刻,全国上下群情激昂,集会声援,捐款捐物,支持苏炳文抗战。国际舆论聚焦呼伦贝尔,纷纷谴责日本侵略者的无耻行径。国人家人,给了他们莫大的勇气和力量。
香港《大公报》1932年11月29日刊出苏炳文父子当时的通电,感人至深:
苏景徇老先生在北京给激战之中的儿子来电:有以身殉国,此正其时,勿念家事。
苏炳文给父亲复电:重奉训谕,益坚丹心,无论若何困难,绝对抵抗到底。捐躯报国,甘之若饴……
东北民众救国军终因寡不敌众,伤亡惨重,在歼灭敌军2000余人以后,一步步撤退到大兴安岭博克图隧道以西,后博克图失守,苏炳文立即率部退走苏联,呼伦贝尔大地落入日本帝国主义的魔掌。
高温津贴数年未涨 尴尬了谁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济宁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