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暖心饭卡”遮蔽了公平问题
潘洪其 时评作者
大学生享受了贫困生助学金或其他补助,也应当承担公开个人基本信息的义务。贫困生让院系或班级的其他同学知道自己获得了资助补助,非但不是什么丢脸之事,自己反而应当变得更加坚强努力、奋发有为。
南京理工大学近日启动“暖心饭卡”项目,该校教育基金会通过数据分析,每个月在食堂吃饭超过60顿、一个月总消费不足420元的学生,被列为受资助对象。该校采取直接将补贴款打入学生饭卡的方式,学生无需填表申请,不用审核,甚至在收到补贴前,没有任何学生知情。
“暖心饭卡”项目被认为有两大突出亮点,一是采取科学的数据分析手段,对需要资助、补贴的贫困生进行精准定位,避免了以往确定贫困生时的繁琐环节和常有的误差;二是有效保护了贫困生的隐私权,让贫困生在获得资助的同时,感受到隐私被保护、尊严受保障的暖心。基于这两大亮点,舆论给予该项目广泛好评,很多人为之点赞“很好,既不用伤害贫困学生的自尊心,又可以精准扶贫”,“用心良苦挺感人的,比我们这儿这种上台演讲再投票的强多了”。
依据每月在学校食堂吃饭的次数和每次消费金额这两个指标,来判断学生的消费状况和家庭的经济条件,以此确定受资助对象,这种数据分析手段的确先进而有效。尽管也存在被人“刷数据”、钻空子的可能,但从常理分析,这种可能性本身很小,而且系统还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修正更新,故“暖心饭卡”项目的第一个亮点,的确值得点赞。略有不同的是,第二个亮点虽然广受好评,却也引起了一些争议,值得认真辨析。
高校给贫困生和特困生发放助学金或其他补助,受助对象一般都有名额限制,特别是特困生的名额限制更大。有的高校为了避免在学生中引发矛盾,采取让一个院系或一个班的学生“推选”的方式确定资助对象,申请者除提交相关证明材料,还要上台陈述自己的家庭状况,由全体同学投票决定。这种做法充分体现了公平、公开的原则,但也因过于简单粗暴,难免对申请者的隐私和尊严造成伤害。几年前,媒体报道福州一所高校搞贫困生“竞选”,申请者上台介绍自己的情况,“他们说话声音很小,其中一名男生在台上数度哽咽”,有的学生家里很困难,但不愿意上台“晒贫困”,就放弃了申请。报道在大学生中引发强烈共鸣,高校让贫困生“晾贫困”的做法饱受批评质疑,保护贫困生的隐私和尊严成为广泛的社会共识。
南京理工大学推出“暖心饭卡”项目,以数据分析为基础“偷偷给贫困生充饭卡”,主要就是为了保障贫困生的隐私和尊严,其出发点应予以充分肯定。然而,一切都在“偷偷”中进行的做法,似乎从让贫困生“竞选”、上台“晒贫困”的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高校用来资助贫困生的资金,无论是来自财政给学校的拨款,还是来自社会捐赠,都具有高度的公共性,因此,在发放贫困生助学金或其他补助的过程中,除了要保证精准资助和保护受助者的隐私和尊严,还应当将受助学生的基本信息在一定范围内公示公开,接受其他学生和相关方面的监督,以公开性、可监督性保证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公正性。这里说的公示公开,不是说要让申请者上台“竞选”、公开“晒贫困”,而只是在一定范围内公开他们的基本信息,这样做谈不上侵犯他们的隐私和尊严,与保护他们的隐私尊严并不矛盾。
大学生已是成年人,应当具有基本的权利与义务观念,享受了一定的权利,就要承担相应的义务。居民申请低保或承租、购买保障性住房,个人基本信息要在街道、社区进行公示,接受其他居民和相关方面的监督,同样的道理,大学生享受了贫困生助学金或其他补助,也应当承担公开个人基本信息的义务。对贫困生而言,让院系或班级的其他同学知道自己获得了资助补助,非但不是什么丢脸之事,自己反而应当变得更加坚强努力、奋发有为。如果一个大学生脆弱到了连自己的贫困都不敢让人知道的地步,他也不配得到以“助学贫困”名义发放的资助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