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芯草手艺日渐式微

2016-10-27 17:53:18 济宁新闻网

东联村民梁姨拿着自己刚扎好的一扎灯芯草。

专业人士呼吁加强传承 给村民带来更多的收益

作为番禺大石“三宝”之一的灯芯草名扬海内外,每年出产的灯芯(条状)和灯芯花(球状)大部分出口销往国外,成为大石知名度甚高的国际品牌农副产品。在老一辈人眼里,灯芯草养活了数代大石人。然而,灯芯草手工艺的现状却受客观因素影响,日渐式微。

文/记者张丹羊 图/记者苏俊杰 实习生黄攀

村民挑灯芯快手如飞

近日,记者走访大石东联村时发现有村民闲时在家中加工灯芯草:从成捆的草中随意抽出一根,将一个铁质工具挑入草中,用手一拉,70多厘米长的灯芯顿时“滚”了出来,动作熟练如飞,几乎一秒抽出一根灯芯。再用灯芯把叠加好的草壳缠绕成团,这便是大石人所称的“灯芯花”,也叫做“灯芯球”。

村民何姨介绍,先要把干硬的草喷水,让其变软,再晾晒一两个小时才可挑出灯芯。此外,加工时还要使用一把特别的铁质工具草挑。若要出售,还得将灯芯花十个一排串好对折绑牢,依此制作40个并拢绑扎好,才算大功告成。这400个“灯芯花”,大石人习惯称为“一千花”或“一扎”。

何姨说,她便抽空做“灯芯花”,“一般每天能做两三扎”。按照现在的价格,她每天制作灯芯草的收入约为四五十元。

灯芯草养活大石人

“灯芯草养活大石人,这个说法一点也不为过。”大石灯草文化协会秘书长何长池说,大石地区种植灯芯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从那时起,在大石会江、东联等地,有不少家庭妇女在农作之余都从事“灯芯花”手工艺制作。“灯草市”是大石曾经长期存在的一个大规模的灯草交易市场,每逢灯草上市,四乡云集,鼎盛一时。

“那时家家男女老幼都会做灯芯花。”何长池回忆说,过去,大石人除种植灯芯草外,更多的人从事灯芯草产品的加工。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石地区十几个村的村民,家中大部分开销都依靠加工灯芯草来维持。

年轻人不愿学传承难

让何长池感慨的是,这门传统的手工艺如今的传承成了大问题。“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学,或是学做没多久就放弃了。”

大石小学副校长廖景添说,在老一代人眼中,灯芯草是个宝,挑出来的灯芯拿来点灯,全草还能入药。灯草产品主要有灯芯花、扎子(红筒)、长把等。随着时代变迁,社会进步,长把、扎子(红筒)这两种产品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目前灯芯草还是以药用为主。由于总体需求有限,再加上近年来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可耕农田大幅减少,不管是灯芯草种植还是手工艺制作都不如昔日鼎盛。根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大石辖内种植灯芯草的农户只剩30多户、种植面积约100亩。“我们担心长此以往灯芯草会从大石人的生活中消失。”何长池说,为了薪火传承,他们特意在大石小学的综合实践课中让“00后”们更多地了解灯草文化,在校园中开辟了大石“三宝”展示区。同时,也开始着手灯草文化专题研究。

何长池还算了一笔账:“一扎400个‘灯芯花’的收购价是15至18元,批发价为28至30元,而一些药材店的售价则为每10个5元。”他说,成立灯草文化协会后,他们打算下一步将灯芯草的种植、制作和销售等环节有机整合起来,给从事灯芯草种植、加工的村民带来更多的收益。

线索提供丘先生

奖金300元

7705843607758616812

( 济宁新闻网

济宁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济宁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济宁新闻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济宁新闻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济宁新闻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452584743@qq.com

takef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