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晓华:我们家出了4个航空发动机专业的博士_0
记者:您是 文革 后第一届大学生,当时怎么想到报考南航飞机发动机专业?
甘晓华:身处农村,环境很封闭,当时我觉得北方太冷,就只在长江以南选大学。学发动机纯属偶然,是别人帮我代报的志愿,我就这样稀里糊涂学起了发动机。
记者:据说您在大学时就制定了自己人生的中长期规划?
甘晓华:谈不上长远规划,很多东西不是你作为学生可以定的,我们南航一个班40人,到现在还干发动机的,只剩两三人。
但一个人要有一个总体目标。以前部队收入低,我2005年拿到副军级的工资,才2500元。当时待遇差,管得又严,天天加班,有人想方设法转业,就 赖 几年不上班。和我同年代进所的人,绝大多数都走了,痛惜啊,他们转业后的工作跟原来的专业成了两码事。
人不能追求短期利益。我根本不谈待遇,看准了目标坚持干。部队工资在2006年、2009年各翻了一番,现在我们倒比地方高了。当初走了的伙伴,跟我打电话说,你很有远见,我们当初走了,想起来都很羞愧;你评上院士了,证明我们那代人是能干的。
记者:1985年,您北航硕士毕业留校后,放弃留学德国,调到了空军。从高校到部队,这一转变您适应吗?
甘晓华:我一直在奋斗,一直在寻求能发挥特长的岗位。我喜欢干实际的应用,所以不愿留校。部队当时的发动机研究比较简单,没人给你科研立项,不搞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直接搞应用研究,这很制约创新发展。
人要一直有奋斗之心在,没有条件,自己要去创造条件。我们室有个老前辈,申请了十几年的实验室经费,钱没申请到实验室也没搞成。他们看我愣是自建起了实验室,很感叹,很为自己遗憾。
要奋斗,就得从最基层干起。没有任何经费支持建实验室,是我带着两个伙伴一个螺丝钉一个螺丝帽拧起来的,水泥都是自己拆的。像我们搞工程的人,什么都要干,得从螺丝钉开始干,不是一上来就干高精尖的。实验室也不能建得大而全,我就是要短、平、快 花最少的钱,搞最基本的实验。
作为 文革 后的第一届研究生,我的同学极少到部队。我后来还考上了北航的全日制博士,但我的一半时间还在所里搞课题,只能天天骑30多公里的自行车从研究所到北航。博士最快也得7个学期毕业,可我6个学期就答辩了,全系就我一个。
记者:当选院士后,您主持的项目越来越大,您还会回到您起步的那间平房看看吗?
甘晓华:那间实验室现在还在用,27年来没有太大变化,只是加了屋顶、换了窗户、加了暖气。我还随身带着钥匙,时不时会去。
记者:现在实验条件这么好,何必还要用这工棚?
甘晓华:因为它还能用,拆了不是可惜吗?当然,我也用更好的实验室,但搞机械的不嫌空间多,我们的器材都是大家伙,放工棚里正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