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蹦床盲监管玩的是心跳 易造成脊柱损伤肢体骨折

2017-01-13 03:42:04 济宁新闻网

日前,有媒体报道武汉10岁男孩玩了3次蹦床后,松开腰带的一刻,竟瘫倒在地最终诊断胸髓严重损伤,双腿失去知觉。临近寒假,该事件引发了不少家长的关注与担忧:蹦床、蹦极等商场内常见的儿童游乐设施是否真的存在安全风险和健康隐患?对此,儿童外科专家表示,这种损伤属于“挥鞭性损伤”,类似于高处坠落伤,因为上下震荡,脊柱负荷过大,的确存在危险。而北京晨报记者在调查中也发现,商场里花样频出的儿童游乐设施本身也存在监管的漏洞,安监局、体育局、质监局均表示不归自己管理,一旦出现伤害,维权风险较高。

记者调查

年龄稍大的孩子 可“弹”到五六米高

天气寒冷,雾霾频发,室内娱乐设施便成了孩子们消磨时间的主要去处。昨日,北京晨报记者来到了位于西四环附近的一处大型商场,在地下一层,记者看到这里设有拓展项目、儿童攀岩、蹦床、蜘蛛塔、蹦极、云中漫步等多种儿童游乐设施。几名四五岁模样的孩子腰上绑着安全带,正“穿行”在如同丛林般的网绳之间。家长们就坐在游乐区的休息座椅上,注视着各自的孩子,不时一些家长还会鼓励孩子勇敢前行。

在另一侧的蹦极区,有一些刚满3岁甚至看起来更小的孩子,腰部绑上腰封,在两侧橡皮筋的弹性调力下,正在上下“忽悠”玩得不亦乐乎。据工作人员介绍,他们会根据孩子的年龄大小以及适应程度来操控设施。比如一些年龄较小的孩子,一开始会有点胆怯,这时候蹦极的弹力绳就不会放得太高,而年龄较大的孩子可以被“弹”到五六米的高度。

在场家长告诉北京晨报记者,一般周一到周四下午来这里玩的孩子比较少,而一到周末这些商场的游乐场里几乎就人满为患,每次都要排长队,等上一个小时是常有的事。

家长:工作人员看护不过来 只能自己盯

采访中,不少家长表示,现在儿童的户外活动时间相对较短,去儿童游乐场所的频率还是比较高的。许多孩子几乎每周要去一次,玩耍超过1个小时。在价格方面,根据玩的项目不一样收费标准也不同,此外如果办理了会员卡还能享受优惠,基本上单次价格在20元到40元不等,攀爬的通票一般是1个半小时80元,蹦极一次5分钟要40元。

据现场工作人员告知,每周一至周四,可以接受3岁以上儿童购票入内。现场也有工作人员协助保护,可以做到一对一的指导。不过到了周末,由于来玩的孩子太多了,一般只接受4岁以上年龄大一些的儿童参与拓展攀爬等项目。记者注意到,现场设有儿童头盔,网架外侧有锁链的保护。当记者询问儿童攀登时的安全性问题时,对方则表示全程都有锁链保护,不会出现意外。

在采访中,大多数家长表示选择这些室内游乐设施主要是孩子非常感兴趣,爱到这里玩。“现在雾霾太严重,室外活动很受限制,我们又想让孩子多一些身体锻炼,这种设施既能起到运动的目的,又有趣味,所以才选择经常带孩子来。”一名5岁男童的妈妈这样说。“不管是攀岩还是拓展,都能锻炼孩子的胆量和平衡能力,玩了几次以后,闺女的胆子明显大了,身体协调性也比以前强了。”“不害怕,还会上瘾,每周都得来。”

因为孩子有兴趣,很多家长便乐此不疲地带孩子来玩,甚至办了上千元的充值卡。然而,也有一些家长表示看到过一些玩这类设施出事的新闻,对设施的安全性问题存在担忧。面对十几米高的攀岩墙,刘女士坦承每次都要不错眼珠儿地盯好闺女。“毕竟我们不是专业人员,但现场玩的人多,工作人员也看护不过来,只能我们自己多盯着点,别磕着碰着的。”

专家说法

儿童外科医生:蹦床或可造成“挥鞭伤”

针对这些设施使用的安全性问题,北京晨报记者采访了北京东区儿童医院儿童外科医生侯广涛。他表示像新闻报道中所提及的受伤男孩,在腰部安全保护措施下,短时间内一上一下,从高速下降极速接触着力面,身体在下降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就很可能造成“挥鞭伤”。所谓的“挥鞭伤”就如同高处坠落伤一样,由势能转化为动能,很大的冲击力容易造成脊柱损伤、肢体骨折等。

另外,在最开始接触这种蹦床时,孩子会有一种下意识的自我保护。这个时候,肌肉较为紧张,关节周围也要靠肌肉的支撑,因此初期不太容易致伤。但是随着娱乐时间推移,身体也会逐渐疲劳,肌肉放松,自我保护的意识降低。另外,像现在比较流行的儿童轮滑、踏板等运动,扭动膝盖和关节的程度高,而膝关节是人体最复杂的关节。半月板、韧带,包括有内外侧的副韧带,十字交叉韧带等稍不留意就容易受损。侯广涛说,从他在临床接诊的情况来看,每年暑假都是儿童外伤的高发期,门诊量大概能是平时的一倍甚至还要更多。“不是说孩子不能玩,我们也建议孩子从小就多一些适当的运动。不过要提醒大家,孩子在玩这些高风险项目时,家长得注意把握度和时间,单次活动时间不宜过长,运动强度也不宜太大。”

官方回应

安监局体育局质监局均非监管部门

记者也了解到,这些在大型综合商场或购物中心内设立的儿童游乐设施,通常是租赁场所的独立经营单位。也就是说,一旦出现意外,商场是不会担责的。经多方咨询,北京晨报记者发现,这类红红火火的儿童乐园竟处于“三不管”的监管盲区。目前,我国对大型游乐场所有明确管理规定以及建设标准,但《公共场所管理条例》却没有针对室内儿童游乐场的相关表述。这些设施的安全性、卫生标准都没有明确规定。

北京晨报记者就此事致电安监部门的12350安全生产举报投诉电话,对方表示这类商场内的小型游乐场并不属于他们的管辖范围,因为该领域不属于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安全监管。随后,记者又就此事咨询北京市体育局,得到的回复是商场、超市里的儿童游乐设施不属于专业体育运动项目,也不在他们的监管范围内。

而市质监部门则表示,对于商场内外的儿童游乐设施要看具体分类,看是否属于国家质检总局下发的《特种设备名录》中的特种设备,如果属于特种设备,就由质监部门监管。据了解,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大型游乐设施为设计最大运行线速度大于或者等于2米/秒,或者运行高度距地面高于或者等于2米的载人大型游乐设施。但目前商场内设置的游乐设施通常不在这个范围内。

记者致电12345市政便民电话,接线人员经过查询表示也不明确此类设施该由哪个部门进行日常的监督检查。不过,如果出现安全问题或者接到市民举报,他们会记录在案,并联系设施所在的区相关部门予以回复。

■记者手记

明确权责 监管莫留空白

武汉男童受伤事件或许只是个例,但是儿童在娱乐过程中各种意外伤害导致的家庭悲剧却屡见不鲜。

安全意识的薄弱,其背后往往隐藏着风险的种子。专业的医学知识的欠缺,直接导致大人们疏于对孩子的看护。而各类室内儿童游乐场以及公共场所的健身器械区域周边,“注意事项”的标识虽在,其作用却如同一纸空文。新闻中的个案对我们应该是一种长久的警示,毕竟对我们的孩子来说,有些伤害一旦造成就是终身无法弥补的遗憾,是会影响他们一生乃至一个家庭的幸福。

因此,我们希望一方面家长们尽到看护的责任,另一方面也呼吁有关部门尽早出台政策,对这些设立在商场等公共场所的儿童娱乐设施及场地加强监管,明确权责,不留安全监管的空白,为孩子们撑起这把安全保护伞。

济宁旅游

济宁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济宁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济宁新闻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济宁新闻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济宁新闻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452584743@qq.com

takef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