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瞩目中国游客新形象:有惊喜 有期待
ITle="1477419053762_1.jpg" src="http://www.jnnews.tv/_CMS_NEWS_img_/upload1/20161028/sy/96471477621163369.jpg"/>
ITle="1477419060018_1.jpg" src="http://www.jnnews.tv/_CMS_NEWS_img_/upload1/20161028/sy/98441477621163434.jpg"/>
成熟:感知多元文化、追求旅游品质;重视产品内涵、青睐质量消费。
自信:挑战新鲜事物、放松旅游心态;异国理性维权、有理有利有节。
文明:“我即中国”内化自律与自尊;“世界公民”彰显包容与敬畏。
“十一归来,中国游客海外华丽转身。”
国庆假期甫过,法国《欧洲时报》的报道标题,映照出中国游客海外举止的悄然转变。近段时间来,日本、美国、泰国、新西兰、西班牙等国的主流媒体和华文媒体,纷纷聚焦中国游客成熟、自信、文明的崭新形象,赞赏之余有鼓励,有惊喜,更有期待。
成熟:多元体验理性消费
随着出境游热潮持续涌动,中国游客的心态更趋理性成熟。“游览著名景点”不再是旅行计划上的唯一选项,“体验异质文化风情”赢得更多游客青睐,休闲、探险、人文等多元主题旅游路线显著升温。
探索西班牙的“圣地亚哥朝圣之路”,便成为诸多中国游客的“旅行新宠”。位于西班牙西北部的圣地亚哥,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中世纪时曾被称为“世界的尽头”。圣地亚哥是基督教中与罗马、耶路撒冷齐名的三大圣城之一。以此为终点、绵延于西法边境的漫漫长路,被称为“朝圣之路”。
“不少中国游客开始以‘苦旅’作为一种独特的人生体验,而来此‘自讨苦吃’的中国人越来越多。”西班牙《华新报》报道称,现在,“中国身影”正频繁出现在这条结合了地理、文化、美食、运动于一体的旅游线路上。
“2014年的‘朝圣之旅’,我遇到的亚洲面孔以日本人为主。”刚走完“圣地亚哥之路”的中国游客小黄说:“今年情况不同,我碰到了9个中国人,让我很高兴。”据西班牙《华新报》统计,仅2015年下半年,超过80名中国游客踏上了这条颇具历史文化韵味的旅程。
除个性化体验的深度游外,“理性消费”也成为中国游客日渐成熟的一大特点。
今年十一刚过,《日本新华侨报》以“中国游客从‘爆买’转向体验型观光”为题,聚焦国庆节期间赴日中国游客的消费新风向。“近来的‘爆买’现象有所减弱,接触日本文化的‘体验型’观光汇聚人气。”报道称,赴日中国游客的旅行目的正向自然和文化转移。
日本冲绳《琉球新报》报道称,中国游客在冲绳“爆买”出现刹车态势。十一期间,中国游客购买物品和旅游观光日趋多样化。相比起日本大都市,小城市及都市周边地区的中国游客有所增加。
从狂扫国际奢侈品,到重视产品内涵和附加值;从观光、购物等较低层次享受,到关注文化、体验等更高层次需求……令人欣喜的是,越来越多日渐成熟的中国游客,开始从“数量型消费”转向“质量型消费”。
自信:乐于冒险勇于维权
66岁的汪东升和64岁的陈爱武火了。今年6月,这对来自武汉的退休夫妇在不会讲英语的情况下,上演了一出“美国大冒险”。他们经过拉斯维加斯、约塞米蒂和黄石公园等地,开始了长达19天、行程4850英里的自驾游。
8月17日,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以“史诗般的旅程”评价这对老人的非凡勇气。夫妇俩提前数月开始准备行程,在网上订机票、租车,购买美国地图导航卡,甚至准备了一个车载饭锅,既可下面条,又可煮米饭。由于语言问题,两位老人还提前准备了日常用语的中英文翻译。
“他们对美国的基础设施有些失望,对美国的家庭充满好奇,被一次次遇到的好心人所感动。”《华盛顿邮报》称,这趟旅行考验了老人的耐心,也使他们走进一个曾感到无比遥远的国度。
报道指出,中国出境游市场日渐火爆,也有一些中国游客表现不够文明。“但在1亿多中国出境游客中,绝大多数人并非如此。”《华盛顿邮报》表示,出境游客中包括富豪,但更多的是上班族和充满善意的首次出国者。
除了“说走就走”的果敢,“理性维权”也成为中国游客自信心态的写照。
今年5月,来自成都的李先生在新西兰“旅游重镇”皇后镇一家超市购买了一瓶果汁。喝完有些腹泻的他才发现,果汁已过期两个多月。
据新西兰天维网报道,有些气愤的李先生深夜驱车30公里,返回超市讨说法。“没有人出来解释或主动道歉,没有人关心我们是否感觉不适。我觉得这件事不能处理得如此草率。”他表示,其实事情本身并不大,但超市处理问题的态度让人不舒服。
李先生联系到当地华文媒体,经过努力,该超市总部公共事务主管波特对过期果汁一事郑重道歉。“我们员工没有重视客户投诉的问题,对此深表歉意。”波特表示,李先生可以随时联系超市总部进行后续咨询。
《新西兰先驱报》报道称,当地有零售业及培训公司人士表示,对中国游客的消极负面态度,可能阻碍新西兰旅游业的发展,呼吁企业主提高自身服务态度,积极对待中国游客。
文明:“我即中国”“世界公民”
今年5月,来自中国的3000人旅游团抵达西班牙,受到当地欢迎。旅游团的文明举止,也受到当地媒体赞赏。
据《欧洲时报》报道,千人旅行团的主要活动集中在首都马德里、历史名城托莱多以及巴塞罗那3地。除了一系列了解西班牙文化、历史、传统的旅游观光活动,旅游团还欣赏了斗牛表演。
对于3000人旅游团的到访,西班牙当地报纸特别指出,如此大规模的活动,中国人开场、散场却井然有序;现场不仅没有混乱,还保持了场地的干净整洁,没有出现大型活动后常有的一地狼藉,这令西班牙人印象深刻。
“无论在斗牛场、佛朗明哥舞蹈表演现场,还是在田园之家森林,旅游活动均显示了中国游客的高素质。”《欧洲时报》援引西班牙当地电视台报道称,中国游客的文明表现令人敬佩。
除了西班牙,今年8月,泰国清莱白庙再次引发媒体关注。
泰国《世界日报》援引当地《经理报》报道,一些外籍游客,特别是部分西方游客,在白庙做出不文明行为。他们与寺庙椅子上的钢铁侠合影时,喜欢搂抱、亲吻及用手抓钢铁侠,甚至有人用脚指着佛堂里的雕塑让朋友观看。
“这种行为是被禁止的。”白庙主人察霖猜表示,西方游客的表现多为文化差异造成,但还是希望导游能提醒他们相关注意事项。
《经理报》报道称,对于这里之前发生的中国游客不文明行为,现已逐渐好转。大声喧哗、在公共场所抽烟等行为,几乎不会在白庙内发生。这些进步有中国游客的配合,也有导游的有效指引。
随着出境游日益火爆,越来越多中国游客走出国门后,“我即中国”的自律意识尤为强烈,其背后便是克己自尊的自我道德约束。与此同时,身为“世界公民”入乡随俗,也体现出中国游客对不同文化的包容与敬畏。
济宁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