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苏军大将瓦杜丁饮恨战场:受伤没包扎好失血而亡|瓦杜丁|苏联
核心提示:由于在后送的途中没有进行很好的包扎,导致失血过多。4月15日,在基辅医院动手术时,这位年仅43岁的大将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本文摘自:《军事文摘》2006年第8期,作者:魏晓方,原题:《驰骋于苏德战场的闪击将军》
尼古拉费奥多洛维奇瓦杜丁,前苏联杰出的军事将领,在反法西斯卫国战争中立下了卓越的功勋。
瓦杜丁于1920年参加红军,次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22年至1.937年期间曾先后毕业于波尔塔瓦步兵学校、基辅高等联合军校、伏龙芝军事学院及总参军事学院。在汉尼拔、苏沃洛夫、伏龙芝等杰出军事家的军事战略思想熏陶下,他对现代战争和军事指挥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进行刻苦钻研,逐渐成长为具有相当理论水平和指挥大兵团作战能力的军事指挥员。从1931年到1941年,瓦杜丁历任师参谋长、西伯利亚军区司令部作战部长、基辅特别军区副参谋长,参谋长、总参作战部长和副总参谋长。他指挥果断、行动神速,其部队经常能出奇不意地出现在敌人的侧后,使敌猝不及防,故被誉为闪击将军。
受命危难之际
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国对苏联发动了突然袭击,迅速占领了苏联大块领土。至6月底,北路德军强渡了西德维纳河,列宁格勒受到严重威胁。
6月30日,瓦杜丁奉命前往对保卫列宁格勒负有重大责任的西北方面军任参谋长。当时列宁格勒正面临严重的威胁,西北方面军屡遭挫败,军心涣散,司令部也基本丧失工作能力。沿途他看到的是一批批的士兵和居民正朝着与他相反的方向撤退,桥梁附近挤得水泄不通,德军的飞机低低地盘旋在公路的上空,各种被损坏的车辆杂乱无章地被抛弃在路旁。瓦杜丁双目凝重,决定在新的司令员到任之前迅速恢复对军队的指挥。他首先着手整顿司令部,迅速查明德军的企图和兵力部署,沟通与部队的通讯联络,将溃退的士兵收集起来,并亲自率领诺夫哥罗德苏军战役集群,指挥苏军对德军曼施泰因军团实施有力的反突击,将其击退40余公里。德军在列宁格勒接近地遭受了重大损失。
1942年5~7月,瓦杜丁被任命为苏军副总参谋长。作为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的代表,他在布良斯克方面军做了大量工作。7月初,沃罗涅什方向上的形势急剧恶化。为了加强该方向的防御,最高统帅部于7月14日任命瓦杜丁为沃罗涅什方面军司令员。这时德军的部队已渡过顿河,先遣支队已突人沃罗涅什,形势岌岌可危。这位年仅41岁的方面军司令员沉着应战,指挥若定。他坚决执行最高统帅部发布的第227号命令,对惊慌失措者和破坏纪律者进行了严厉制裁。对指挥不力的军官,其中包括集团军司令员,毫不留情地给予撤换,并启用了一大批像尼亚霍夫斯基那样英勇作战的指挥员。在瓦杜丁的领导下,部队士气高昂,以频繁的反冲击和反突击的积极行动挫败了敌人的进攻,将其阻止在沃罗涅什城下。当德军的主要进攻方向转向斯大林格勒,沃罗涅什战线变为次要战场时,瓦杜丁从全局出发,没有转入防御,而是主动出击,用飞机轰炸、炮兵轰击,用步兵出其不意地进行冲锋,以积极的行动钳制德军,使其不能从沃罗涅什附近向斯大林格勒抽调兵力。曾有好几次出现这样的情况:坐着军用列车从沃罗涅什南面开往斯大林格勒的德军,不得不匆忙下车急速赶回沃罗涅什,以应付瓦杜丁部队的袭击。最高统帅部高度评价瓦杜丁部队的积极行动,并指出由于沃罗涅什方面军的不断反击,不仅阻扰了希特勒军队从沃罗涅什附近向斯大林格勒调动部队,而且牵制了从沃罗涅什战线开往伏尔加河的敌军兵力。
挺立在历史转折的翼侧
1942年7月17日,德军第6集团军(司令为保卢斯上将)辖13个师约27万人,在1200架飞机的支援下,向斯大林格勒发动了强大的攻势。希特勒企图通过实施这一战役,将苏军主要的预备队吸引到苏德战场的南翼,以削弱莫斯科方向上的苏军力量,并改善苏德战场北翼的德军态势。指望在战场的南翼得手后迂回进攻莫斯科,继而灭亡苏联。法西斯德军依仗其优势兵力,不断向前推进,于10月15日在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附近一个狭窄的地段上突至伏尔加河,斯大林格勒处在危急中!10月22日,瓦杜丁受命指挥西南方面军从左翼组织强大的突击兵团,协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突击集团,包围住攻击斯大林格勒的德军第6集团军。
1942年11月19日凌晨,苏军西南方面军和顿河方面军的部队实施强大的突击,揭开了斯大林格勒反攻的序幕。次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也转入了进攻。
瓦杜丁指挥的西南方面军,分两路从谢腊菲莫维奇和克列次卡亚向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发起攻击。罗马尼亚军队和前来增援的德军预备队经不住苏军的突击,狼狈后退或当了俘虏。11月22日夜,苏军菲利波夫中校率领坦克第26军的先遣支队,乘坐缴获的德国汽车,开亮车灯,大模大样地驶过顿河大桥到达东岸。桥上的德军警卫以为是自己的部队,仍在平静地等待有人前来换班。当他们发觉认错了人时已为时太晚,随即当了俘虏。苏军占领了顿河桥后,决定从行进间对卡拉奇市发起冲击。经过一夜激战,终于在23日早晨攻占了该市,并与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坦克先头部队会师,从而封闭了对德军的包围圈。保卢斯指挥的第6集团军以及坦克第4集团军一部共33万人成了瓮中之鳖。
这时,希特勒慌了手足,为了解救被围集团军,于11月底组建了顿河集团军,由曼施泰因任司令。该集团军于12月12日从带科帖耳尼科沃地域沿着通往斯大林格勒的铁路线发起进攻,企图从包围圈外打通几条走廊,以解救保卢斯军队。
为了粉碎德军的上述企图,瓦杜丁的部队受命于12月16日从上马蒙地区到顿河中游实施一次强大的突击,即所谓的小土星战役。瓦杜丁的西南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左翼第六集团军以快速兵团实施广泛机动,对德军后方实施深远奔袭,推进了150-200千米,歼灭5个意大利师和3个旅,击溃5个罗马尼亚师和1个德师,重创6个德国师,前出至德军顿河集团军群后方。德军为阻止苏军西南方面军突破,被迫耗尽了用于解救被合围于斯大林格勒的德军集团的预备队。从而使斯大林格勒和罗斯托夫方向上的情况发生决定性变化。经过十多天的激战,瓦杜丁与友邻方面军一起,击退了前来解围的曼施泰因部队。保卢斯的33万部队弹尽粮绝,陷于绝望,于1943年2月2日停止抵抗,全部投降。
斯大林格勒会战,对争取苏德战争,乃至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转折,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在这次会战中,作为西南方面军司令员的瓦杜丁,成功地解决了进攻战役中如何使用快速兵团发展胜利,以及配合正面进攻组织和实施翼侧突击等问题,对这次会战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瓦杜了因此也获得了苏沃洛夫一级勋章,并于1943年2月12日晋升为大将。
逼退曼施泰因
希特勒在斯大林格勒遭受惨败后,为了改善第三帝国内部的困境和防止法西斯集团的分崩离斩,决定在苏德战场发动大规模的夏季攻势。德军统帅部考虑到库尔斯克突出部的有利态势,决定从南北两面向突出部的根部实施向心突击,歼灭苏军中央方面军和沃罗涅什方面军,夺回在斯大林格勒会战中业已失去的战略主动权。苏军统帅部查明了德军的这一企图后,决定先在库尔斯克突出部进行预有准备的防御,疲惫和消耗德军的突击集团,然后再转入反攻和总攻。
1943年5月瓦杜丁来到库尔斯克突出部,再次担任沃罗涅什方面军司令员。该方面军的任务是:防守库尔斯克突出部的南翼,疲惫和消耗敌人,尔后协同草原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右翼部队转人反攻,粉碎别耳哥罗德和哈尔科夫地域的敌人。为了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瓦杜丁到任后立即投入紧张的工作。他从片断的情报、俘虏的口供和一些蛛丝马迹的现象中竭力判明曼施泰因的作战企图和计划;根据德军可能选择的主攻方向合理地部署自己的兵力和构筑反坦克堑壕和雷场;与指战员一起分析德国虎式、豹式坦克的优缺点,并教会他们打坦克的方法。瓦杜丁在组织防御的同时,着手拟订了转入反攻的作战计划。1943年7月4日下午16时20分,德军炮兵开始轰击沃罗涅什方面军前线部队的战斗警戒线,接着约100辆坦克和1个步兵师开始向北推进。具有丰富作战经验的瓦杜丁判断,这还不是总攻的开始,也不是佯攻,而是具有有限目的攻击消灭苏军的战斗警戒线,为发起总攻占领有利态势。他命令警戒部队后撤,并从缴获的文件和俘虏的口供中最后查清了敌人开始总攻的时间为次日凌晨3时。他立即将这一重要的情况报告了统帅部代表朱可夫,不久他便接到了于5日凌晨2时20分开始炮火反攻准备的命令。
正当德军的步兵、坦克云集在进攻出发阵地即将发起总攻时,瓦杜丁下令实施猛烈的航空兵和炮兵火力反攻准备。成千上万的炮弹像雨点般地倾泻在德军的阵地上,曼施泰因的部队遭此突然袭击后,不得不将原定的进攻发起时间向后推迟两个多小时。曼施泰因将18个师,其中包括10个坦克师和1个摩托化师投入沃罗涅什方向,受到瓦杜丁部队的顽强抵抗,在进攻的第一天只前进了两三公里。7月6日,在奥博扬附近发生了一场激战,交战双方同时有数百架飞机、坦克和自行火炮参加战斗。德军虽向前推进了三四公里,但却付出了高昂的代价:200多辆坦克被击毁、100多架作战飞机被击落,1万多名德军被击毙。7月8日,德军调来了预备队,变更部署后再次发动攻势,楔人苏军防线35公里。这时瓦杜丁下令将坦克第2和第5军投人战斗,经两天激战,德军又损失了200余辆坦克和50%的步兵。曼施泰因原计划在战役的第四天占领库尔斯克,但至7月8日傍晚才接近奥博扬城。7月10日,德军将主力转向普罗霍夫方向,企图从西南面实施突击攻占库尔斯克。在这关键时刻,瓦杜丁得到了大本营预备队近卫第5集团军、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和两个坦克军的加强。7月11日,决定这次会战的成败时刻终于来到了。在普罗霍罗夫卡地域发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一次坦克遭遇战,双方共投人了1200多辆坦克和自行火炮。苏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经过一天的战斗,在该地域击毁德军400多辆坦克,击毙敌军1万多人。7月16日,曼施泰因部队在后卫的掩护下开始退回了原出发阵地。
饮恨达米利亚蒂
1943年10月20日,瓦杜丁指挥的沃罗涅什方面军改称乌克兰第1方面军,继续挥戈东进,强渡了第聂伯河,并于11月6日解放了乌克兰的首府基辅。1944年1-2月,乌克兰第1方面军和乌克兰第2方面军的部队并肩作战,在科尔松舍甫琴科夫斯基合围了德军重兵集团。瓦杜丁在指挥方面军快速集群、实施果敢的机动等方面,对发展苏军军事学术作出了卓越贡献。然而,正当苏军乘胜前进,即将攻占克里木,并从法西斯奴役下解放苏联全部国土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件。1944年2月29日下午16时,瓦杜丁和往常一样,在8名警卫人员的陪同下,离开罗夫诺前往第60集团军检查工作。19时40分,瓦杜丁及其随行人员到达米利亚蒂村附近时,突然听到一阵零落的枪声。当瓦杜丁停下车来查明情况时,一群匪徒从一所农舍的窗户里开了一阵步枪,一发子弹击中了瓦杜丁的腿部。由于在后送的途中没有进行很好的包扎,导致失血过多。4月15日,在基辅医院动手术时,这位年仅43岁的大将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根据最高统帅斯大林的命令,4月17日下午在基辅隆重举行瓦杜丁大将的葬礼,莫斯科24门礼炮齐鸣20响,向这位苏联英雄致哀,基辅12万多居民为这位传奇式的将领送葬。瓦杜丁的遗体安葬在第聂伯河畔维科瓦雅山上,从那里可以眺望他所率领的大军向基辅冲击所经过的战斗道路。
尼费瓦杜丁的一生经历了艰难而又光荣的道路。他从一名普通的士兵晋升为大将,曾荣获列宁勋章、红旗勋章、一级苏沃洛夫勋章、一级库图佐夫勋章和捷克斯洛伐克勋章。他没有分享到最后胜利的喜悦,但却为之贡献了自己的一切。
济宁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