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黄山市为何难更名为徽州:古时黄山不属于徽州府|黄山|徽州
核心提示:虽然现今的地级市幅员显得与旧时的州府颇为接近,但毕竟时过境迁,即使现今热议的安徽黄山市,其实与古代的徽州府也已不是一回事了。旧徽州府的六县,绩溪现属宣城市,婺源更是别属江西省,而黄山所在的黄山区(原名太平县),古时却不属于徽州府(属宁国府)。
黄山 资料图
本文摘自:澎湃新闻网,作者:郭晔旻,原题为:从徽州到黄山:中国古今地名缘何善变
近来,因安徽省黄山市是否应该恢复古称徽州,在网上引起热议。其实,黄山(徽州)名称的变化,只是古今地名变迁的一个缩影。中国固然也有如同永恒之城罗马一样建成之后两千多年名称不变的地方(譬如无锡),但更多的地方在历史长河中已是数度易名,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从上海滩的南京路说起
众所周知,上海市区的路名基本来自全国各地的地名。其中最有名的自然是被称为中华第一商业街的南京路。南京路的路名显然是来自南京这个地名,但以南京这个地方命名的上海马路却远不止这一条南京路。
若有人从南京坐火车来上海,动车组飞驰了300多公里,一出站到南广场,却好似孙悟空跳不出如来的手掌心,结果还是在南京路上。这是为什么?因为上海站南广场口的一条马路大名就是秣陵路早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分天下为郡县的时候,今天的南京所在就是秣陵县。
到三国时期,孙权将东吴统治中心迁到秣陵,在此筑起石头城,又取建功立业之意将其更名为建业,而现在的浦东,也可以找到这条南京路建业路。三国一统之后,在西晋征服者的眼里,建业的内涵就有些政治不正确了,于是改成同音的建邺。谁知几十年后,五胡乱华,中州板荡。当年三国赢家的后裔只能南渡长江,以建邺为京城重建晋政权了。因为西晋的末代皇帝叫司马邺,为了避讳,此地再度更名为建康,虽然与建业一样都是佳名,但建立安康之地与建功立业的雄心相比,偏安之心已是不言而喻。
东晋南朝都以建康为都,江东王气,三百年终。隋灭南陈,自然也容不下建康之名,遂以江外安宁之意贬为江宁。于是,以南京为京城的政权灭亡后,江宁往往是来自北方的新统治者最中意的名字,隋代(灭陈)、宋代(灭南唐),清代(灭南明)俱是如此。
至于上海滩,沿着十里长街南京路往西行至美琪大戏院时,就又会遇到这条南京路(江宁路)。此外,就在正宗的南京路不远处,有着一条平行的马路(金陵路)。有道是六朝金粉地,金陵帝王州,金陵就是南京最早的名称(战国时期楚威王建金陵邑)。相传楚威王灭越后,在此埋金以镇王气,故称金陵。
上海的南京路与江宁路
从上面可以看出,南京在历史上的名字变化或褒或贬,根本源头在于统治者的好恶。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隋灭陈后将富丽堂皇的南朝宫殿夷为平地,就是其中一例。同样原因引发的地名变迁不惟南京,宋廷平定方腊起义之后,深恨江南百姓造反,古今艺术修养最高的皇帝宋徽宗遂在地名上做文章。方腊的两个活动区域,歙州被改成徽州,取的是徽的本意捆绑束缚;睦州则被改成严州,意思更是不言自明的。相比之下,朱元璋为避国号讳,取海定则波宁之义将明州改成宁波,显得已是很友好了。
越变越小的州
话说回来,上海滩的南京路虽多,却未能穷尽历史上的南京名称。758年,唐代以江宁位置重要,取升平之地之意改置昇(升的繁体字)州,但如今沪上并无升州路(不过南京还有)。
济宁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