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春秋》社长-营造一个更加宽松的舆论环境

2017-01-22 06:00:00 济宁新闻网

本刊记者/陈晓萍

2007年12月,甫到广东上任的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汪洋,在广东提出解放思想实践科学发展观,掀起了新一轮的“思想解放”大讨论。其实这个被称为“第三次思想解放”的大讨论,在更早的一年就有了预热。

2006年12月28日,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民主是个好东西》的文章在《北京日报》发表,引起海内外媒体的关注。敏感的海外媒体认为,俞可平的文章拉开了新一轮思想讨论的序幕。

一个多月后,中国人民大学前副校长、政治学教授谢韬的一篇长文《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在《炎黄春秋》杂志发表,掀起了一场范围更大、程度更深的讨论。

当“思想解放”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词汇的时候,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前署长、《炎黄春秋》杂志社社长杜导正,在他的办公室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记者的采访。

中国新闻周刊:思想解放运动,一般的理解有三次。第一次是1978年真理标准大讨论,第二次是1991年发起的关于社会主义要不要搞市场经济的争论,你如何理解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杜导正:汪洋作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任的广东省委书记,带头大声地频率很高地呼吁新一轮思想解放,广东的一些报纸,用很大的红字在头版连续刊登这些讲话。有人猜测,这是不是有什么背景,有什么来头。我认为这些讲话在十七大报告里面都有,和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胡锦涛近一个时期的讲话精神是完全一致的,(汪洋的讲话)就是贯彻这些精神,这就是中央的支持嘛。

中国新闻周刊:思想解放应该在哪些层面展开行动呢?

杜导正:我把汪洋的讲话概括总结起来,就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要想继续前进,就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前提就是解放思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改革开放,也是从思想解放开始的,我称它为三大工程:真理标准讨论、平反冤假错案、包产到户,三大工程的前提就是真理标准讨论,不搞真理标准的讨论,如果还是“两个凡是”,怎么搞冤假错案的平反?怎么包产到户?所以大前提是思想解放。

当时《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新华社大造舆论,这是我们国家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讨论了一年多,思想一下子解放起来了,核心就是实事求是,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讨论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而不是以曾经的决议正确与否、毛泽东的哪句话为标准。标准最后归结为老百姓,归结于人民,归结为实践,思想一下子活跃起来了。

这一次,汪洋反复重提小平1992年著名讲话的口号:要杀出一条血路来。我是高度赞同汪洋的讲话的。

中国新闻周刊:从2004年开始,对市场化改革路径又有反对的声音,有人提出暂停市场化改革,是否可以说这也是这次思想解放的一个背景?

杜导正: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国家又遇到了一个坎,如果这个坎过去了,我们国家将会进入一个更加繁荣更加民主的时期。如果这个坎过不去,停滞了,那么现在出现的矛盾就会爆发,会很危险。

中国新闻周刊:如何理解这个坎?

杜导正: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建设总体是很成功的。当然,中国目前有许多问题,我总结为四个方面:官员腐败;贫富悬殊;治安不好;道德滑坡。这些问题的出现正是改革开放还不够,还不够彻底。

比如说土地问题,实际上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20年不变、30年不变,但是,农民如果发现承包的土地下面有矿产怎么办?不太好搞,我倒主张可以搞永佃权,就是包产到户的土地,虽然没有所有权,但拥有永久的使用权,这个权利可以继承也可以出卖和转手,这个问题专家可以研究吧。还有垄断企业,国家很多资金往里面投,这是一个无底洞,一般来说,现在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相比,效率相差好几倍。

中国新闻周刊:第一次思想解放的讨论,树立了“实践”标准;第二次思想解放讨论,树立了“生产力标准”。有学者把前两次思想解放理解为“还利于民”,第三次思想解放被理解为“还权于民”,树立“以人为本”标准,包括重新调整利益格局、更加尊重民众权利。

杜导正:民族主义问题,毛泽东立了大功;邓小平改革开放三十年,解决了十三亿人的温饱问题,这很了不起;现在是民权问题,谁彻底解决了民权问题,谁就要在中国历史上立下一个大功。

中国新闻周刊:前两次思想解放侧重于意识形态的争论,比如实践真理、姓社姓资,这一次侧重利益调整、制度革新、改革成果让百姓分享。但问题是,这一轮思想解放如何才能不流于形式?

杜导正:现在中国主要的问题正如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所言,“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说句不好听的话,这就像一个人瘸腿走路一样,一个腿长一个腿短。

目前中国经济改革虽然存在问题,垄断的问题,非国有制企业的支持问题,农民永佃权问题,这些都要需要深化,但这问题不大,我个人认为不用太担心,现在矛盾的焦点是,权力过分集中,这就容易导致了一个问题:一边是票子,一边是过度集中的权力,两边一结合,就产生了权钱交易,也就出现了权贵政治,官员腐败就是这么来的。

中国新闻周刊:这也就是说出现的问题不是改革本身带来的,那么这次思想解放的现实意义及路径何在?

杜导正:新一轮思想解放,发展政治民主是第一步,发展政治民主的第一步是先要放开舆论,要首先在我们党内,然后是国家,营造一个更加宽松的舆论环境,更加宽松的舆论氛围。

这个提法我有充分的根据,胡锦涛今年2月18日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强调,要在党内特别是干部队伍中大力营造鼓励探索、支持创新、宽容失误的环境和氛围。

所以这是很现实的,通过进一步放开舆论,进一步促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促进政治民主。解放思想,目的就是这个。

[上一页][1][2][3][4][5][6] 【编辑:唐伟杰】

济宁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济宁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济宁新闻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济宁新闻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济宁新闻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452584743@qq.com

takef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