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每年进行防震减灾教学 课时安排不少于4学时

2016-12-28 03:30:20 济宁新闻网

根据《济宁市防震减灾知识普及办法》,我市防震减灾知识普及的主要内容包括:防震减灾法律、法规、规章等知识;地震成因、地震类型、地震成灾机理等基本知识;地震安全文化和地震预防文化;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地震应急救援等知识;建(构)筑物防震抗震知识;应对地震引发的建(构)筑物倒塌等直接灾害的知识;预防和应对地震引发的火灾、疫病、地质灾害、海啸、水灾、有毒气体泄露、放射性物质污染等次生灾害的知识;防震避震、自救互救、卫生救护、心理援助等技能等。

每年5月12日防灾减灾日所在的一周为防震减灾知识普及宣传周,我市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根据相关要求,教育行政部门需将防震减灾知识纳入中小学教育重要内容,指导、督促学校开展适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防震减灾知识普及教育和地震应急疏散演练。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幼儿园、技工院校等教育机构和职业培训机构应当结合教育教学活动,制定防震减灾知识教学计划,每年教学安排不少于4个学时;明确防震减灾知识辅导员,每年组织师生开展1至2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培养师生的地震安全意识,提高应急避险、自救互救能力。

济宁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济宁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济宁新闻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济宁新闻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济宁新闻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452584743@qq.com

takef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