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破坏性创新和持续性创新的中间地带,创业者该如何生存
ITle="在破坏性创新和持续性创新的中间地带,创业者该如何生存 " src="http://news.cnblogs.com/images2015.cnblogs.com/news/66372/201612/66372-20161219201700353-1309723161.jpg" alt="在破坏性创新和持续性创新的中间地带,创业者该如何生存 " />
需要说明的是,克莱顿克里斯坦森的《创新者的窘境》这本书对我的影响巨大,而我今天要说的是,恰恰是对这本书最好的回馈。
关于《创新者的窘境》与他的作者克莱顿克里斯坦森,这里已经无需赘述了。但为了使您的阅读更为流畅,我还是将这本书中的两个重要的创新概念罗列出来:
维持性创新是指对现有市场上主流客户的需求不断进行产品的改进和完善,以满足客户更挑剔的要求。
破坏性创新是指改变了原有技术发展路径的创新,它不是向主流市场上的消费者提供性能更强大的产品,而是创造出与现有产品相比尚不足够好,但又具有不为主流市场用户看重的性能的新产品。
这两种创新模式原本泾渭分明,但当下,我们却发现,破坏性创新和持续性创新正在以一种组合的方式出现在我们面前,或者说创新存在一个中间地带。
以存储行业较为热门的软件定义存储为例
首先,他运行在通用硬件上,相比于专用化的硬件,他重新定义了存储的经济模型和消费模型,甚至在可证明的市场行为上,我们也发现,通过提供比传统企业级存储阵列更为简单易用的品质,并以更低的价格在新的市场中(比如超融合、桌面虚拟化等)卖给新的用户,更为重要的是,现在,软件定义存储已经开始蚕食传统存储的市场。
然而,如果我们从具体部署的角度来看,软件的定义存储更多的是作为虚拟化平台的延伸,比如,一个较为理想的软件定义存储产品的部署方式应该是:通用硬件+虚拟化(软件)+软件定义存储(软件),并且部署这种新方式的用户之前就已经是虚拟化产品的拥趸,这同样符合持续性创新的特质。
问题来了,软件定义存储到底是破坏性创新,还是持续性创新。这样的例子在软件定义一切、软件吞噬一切的当下,并不是个案,比如虚拟化、比如云计算、日比如超融合
这就是我所认为的创新者的窘境的窘境,如果我们还是以破坏性和持续性创新的二分法去定义的话,我们这个问题是没有答案的。
而当我们跳出这个二元论之后,你会发现,创新是存在中间地带的,或者说破坏性创新和持续性创新正在以一种组合的方式出现在我们面前。
其实软件定义存储所代表的新存储架构与传统架构之间并不是革新与被革新的关系,二者更多的是一种共生与互补关系,杉岩数据 CEO 陈坚如是说。
那么,这个创新者的窘境的窘境又是如何形成的呢?企业之间的加速整合以及技术的开源趋势是重要因素。
2016 年,IT 业两个重要企业合并事件值得关注:首先,从 2015 年就开始被广泛关注的戴尔收购 EMC 事件,在 2016 年年初最终成埃落定,670 亿美元;虽然《连线》杂志(Wired)网络版借此次并购撰文,将惠普、思科、戴尔、EMC、IBM 和甲骨文等传统科技巨头形容为行尸走肉,但更多的人则相信,只要加法做的好,1+1 是可以大于 2 的。
其次,则是海航(对,就是那个航空公司)旗下天海投资完成了对美国 Ingram Micro Inc.(英迈国际)的收购。60 亿美元!在 2016 世界五百强排名中,海航集团位列 353 位,英迈(IngramMicro)位列 218 位。英迈国际将从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退市,成为天海投资控股子公司,同时也是海航集团旗下子公司。
从上述的两次并购案(2016 年这样的并购还有很多)中,我们不难发现,在资本的推动下,不管是同行整合还是跨界整合都渐渐的降低了难度系数,这为组合式创新提供了便利。
此外,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在提出问题的同时,也给出了破解创新者的窘境的有效方式:
从大企业中独立出一个机构,其试水新兴生态系统,这个机构可以去找新的消费者与市场,可以满足于较少收益,可以有独立的流程和价值观。更为重要的,这个新兴的机构可以从母公司获得源源不断技术、市场等资源等支持。
在云计算技术的冲击下,一些传统的 IT 厂商并未走向衰落,反倒是凭借在技术上的积累和市场的先发优势,成为新技术及新业务的引领者,最为明显的就是目前的开源技术市场,传统 IT 巨头正在充当开源市场的开路先锋。
既然如此,那么创业者,或者说破坏性创新还会有机会吗?
有。
ITle="在破坏性创新和持续性创新的中间地带,创业者该如何生存 " src="http://news.cnblogs.com/images2015.cnblogs.com/news/66372/201612/66372-20161219201700338-1787524213.jpg" alt="在破坏性创新和持续性创新的中间地带,创业者该如何生存 " width="775" height="480" />
创业的人多了,所以失败的也就多了。如果你是创业者,你会发现现在的创业变的越发的艰难了。当然,在什么时候,问题都有他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一些外表光鲜的企业,可能今天做完发布会,明天就回倒闭了。好的是,今天你的对手正在帮你培养明天要面试的人。
以下内容希望可以为创业者提供一些参考意见,需要说明的是,因为笔者职业的关系,可能这两种方式更适合企业级市场的创业者,当然,如果消费级市场的创业者也能获得一些启发的话,那也是我的幸事一件:
1)服务先于产品的方式打造差异化。
不管是定位理论,还是竞争理论,差异化都是一个核心观点,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必要条件。与以往的以技术为突破进而占据一个市场的方式不同,现在创业者的优势更多的应该体现在灵活性上,通过灵活的决策寻找自身的差异化。
而在 2B 行业中,在巨头们充分发挥其技术上的马太效应的时候,99% 的成功都不是技术上的创新,而是服务上的创新。此外,还有什么比服务更容易的差异化的呢?差异化,乃人之刚性需求,更何况企业乎!
2)成本先于收入的方式获得利润。
到底是成本先于收入,还是收入先于成本,取决于你是 to 用户、to 市场还是 toVC。但在这个创新者的窘境也面临窘境的时代,在这个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的时代,我更希望你选择能够选择成本先于收入。
因为,在一个新兴的市场中,投入与产出并不一定总是成正比的,所以,创业最大的悲哀不在于钱花完了,但生意没来,而在于生意来了,但钱花完了。
开源就是一种省钱的方式,同时也是一种趋势。开源是一个不断动态调整、自我修正的过程,但这个过程就是开源的短板所在,那么基于开源的时间窗口的服务将是一个重要的市场,另一方面,开源自身也是一个用户培养的过程,这不仅会节省你的产品研发成本,而且节省了用户教育成本。同时相比于产品,服务的可预见性更强。
缺钱,是一个企业的常态。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省钱就是赚钱,尤其是在冬天来临之际,创业者需要先保证自己可以活下去,因为,活得久,才有机会。
2016 年 12 月 19 日,深圳,日间温度最高 25 度,风和日丽,但即便如此,你我都知道,冬天就快来了,因为这就是自然规律。
济宁IT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