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三迁
《三字经》曰“昔孟母,择邻处”,孟母三迁的故事便出自于此,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西汉刘向《列女传 卷一 母仪》说到:“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孟子年少时,父早丧,母亲守节,居住之所邻近坟墓,孟子常嬉游玩耍于坟墓之间。母曰:“此非所以处子也。”“处子”意为小孩子待的地方, 于是便迁居于市井旁边,孟子又喜欢上小商小贩吆喝叫卖的行当,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子也”,便又迁往市井阶层,结果孟子又喜爱上杀鸡宰羊之事。母又曰: “是亦非所以处子矣”,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的第一天,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拱手礼,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处子也。”遂居于此。
史书上一致认为,孟子后来成为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并影响后世,这和他的母亲“良禽择木而居”有直接关系。由于孟母教子有方, 成为名垂千秋的母亲典范,倍受尊崇。中国历史上有“四大贤母”,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母亲欧母,“精忠报国”岳飞的母亲岳母、晋代名将陶侃的母亲陶母,孟母位居“贤母”之首。但从我国的职业观形成看,为什么时至今日,人们仍看不上做小生意和一般性技能职业,“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或许也和孟母三迁这样的职业选择导向不无关系。
对于孟母的教育方法,从古至今,人们都没有任何疑义,故希望子女上名校成为人们的共同选择也无可厚非。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良好的人文环境对人的成长及品格的养成至关重要,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但同时也让我生出些许遐想。
首先是,战国时的邹国,户籍管理并不严格,孟母三迁,多次改变居住地,最终迁到一个好学区,孟子终于可以耳濡目染那儿的气氛,估计孟子能够成才和这个“学宫”不无关系。按照孟子的家庭条件,孤儿寡母,靠织布度日,那时肯定不要暂住证,一定是就近入学,否则,充其量也只能躲在窗外听富家子弟的朗朗读书声。再就是母子俩每换一个地方,都要涉及到住房问题,是自建、买房还是租房。估计那时地广人稀,随便在哪里找块地搭个窝住下不是问题,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因此,只要有地方住,不论是建、买抑或租,都可以就近入学。
还有就是那时的学费估计不是很贵,更不会收赞助费。按照孟家条件,能在“学宫”侧居住,说明那时富人和平民的居住区并不严格,也许他们的子女可以进入同一个学堂,坐同一张板凳上课。比孟子大近180岁的孔子,其门下贤人72,弟子3000,每人每年也只收十斤肉作为学费,一视同仁。这只是我的臆想,没有考证,但这三条应当是站得住脚的。否则,孟母不要说三迁,即便是一迁也举步维艰,最理想的也只能是在市井或是屠宰场。果如此,史上也就不会出现这位伟大的思想家。
而今,还能否再出现类似孟母三迁这样的事情很难说。
(摘编自香港《大公报》 文:肖飞)
高温津贴数年未涨 尴尬了谁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