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为县域经济加速 浙江桐庐先行电商生态
杭州7月31日电 (见习记者 李苑露)“大约在1999年,曾有媒体发起‘72小时网络生存测试’,12名选手不带任何饮食,72小时内只允许通过房间里一台上网电脑从外界获取食物和水以维持生存,结果选手们屡屡碰壁。”这个故事让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县长方毅印象颇深。他补充说:“网络生存被有的人认为是童话,有的人认为是笑话。而在今天,它既不是童话,也不是笑话了。”
如今,互联网无处不在,已成为一种生活。7月4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的消息出现,“互联网+”正式从概念上升为国家行动。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单元——县域经济,在这个时代中,也顺应了这“一张网”,县域电商就是尝试之一。而作为“中国最美县”的桐庐,则是这个尝试最好的实践者。
中国首个阿里巴巴农村发展战略试点县,中国首个“农村淘宝”县级服务中心,中国“农村淘宝”第一单,中国农村淘宝2.0版本首发,目前中国唯一一个实现“农村淘宝”全覆盖的县域……种种“第一”、“唯一”让这个小县城注定不平凡。“我们希望,为全国县域电商发展,打造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桐庐模式’。”桐庐县委书记毛溪浩信心满满。
传统县域经济“被迫触电”
“选择电子商务,可以说当初完全是被形势所迫。”方毅介绍,桐庐的传统产业,工业是主导。
有“中国制笔之乡”称号的分水镇,拥有制笔及配套企业700多家,年产量超过“世界人均一支笔”;有“中国针织名镇”称号的横村镇,拥有针织服装企业及配套加工点2000余家……这些集聚度高、产业链全的工业,发展方向为外向型经济,产品出口比例都较高。如针织服装产品几乎全部出口,制笔业出口数量也超半数。
然而,随着国际市场萎缩、代工市场向东南亚转移等大环境影响,桐庐的传统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挤压。为了谋求生存,桐庐政府和企业一致认为,该从“外贸”向“内销”拓展了!
“我们的外向型企业是‘三无’企业,没有自己的市场,没有自己的品牌,没有自己的设计。如果按传统商业模式拓展内销市场,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很长的培育周期,竞争空前激烈。”方毅说,在这样艰难的探索下,浙江省“电商换市”战略让桐庐有了希望。
当时,中国各地县域中已陆陆续续出现了一些“淘宝村”,这些“淘宝村”是自然形成的,会有一个人最早开始做淘宝店,为把商品和生产制造连接而回到村里,当他小小成功后,身边的人就会借鉴这些知识、经验,电商就在村子里慢慢扩散。这些形态并非由政府培育,有些政府甚至还未介入推动。
“这些典型样本的出现具有偶然性、概率低、发育周期长,而那时的桐庐,民间自发形成的电商基础十分薄弱,电商氛围几乎为‘零’。”方毅回忆道。
既然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可以套用,桐庐政府决定另辟蹊径,通过政府强大的推动力来催发草根无限的创新力,让那些典型的“偶然”在桐庐成为“必然”。
政府主导“桐庐模式”让星火燎原
自2012年下半年桐庐政府开始推动电子商务以来,如今这座县城,在三年不到的时间内,电子商务发展“从无到有”,星星之火如今已成燎原之势。
目前桐庐有3个县级核心电商产业园,入驻专业电商公司47家;建成6个乡镇孵化园,培育电商企业165家;建成8个本地电商支撑平台,县内应用企业(商家)达4600余家;建成9个电商仓储物流平台,日均发货量突破40000单;设立6个电商人才公共培训基地,2014年,组织各个层面的电商培训5800余人次;183个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投入运营,并成为目前中国唯一一个实现“农村淘宝”全覆盖的县域。
很难想象出,在2012年以前,桐庐电商的情况几乎是“无”,如此“丰盛”的战绩,由桐庐“无中生有”的特有模式而成。
提到桐庐模式,就不得不提及桐庐政府,“政府主导”是桐庐模式的一个重要法宝。起初在“无”时,干部企业普遍不懂电子商务,桐庐政府通过考察,开设培训班,营造电商发展氛围等,不断引导干部企业深入了解电商。桐庐由县长多次带队与阿里巴巴对接,“靠大树、借大脑”,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举办峰会论坛,并聘请电商领军人物作为电商发展顾问,以高起点、高标准谋划电子商务发展。
同时,桐庐出台了《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应用发展的若干意见》,从培养电商人才、整合平台建设、加快示范培育等8个方面全方位、系统化推进电子商务普及应用,并整合政策资源,设立专项资金,于2013年兑现507万元,2014年兑现1500万元。
“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但草根创新仍是电商发展的内生动力。电子商务与传统企业之间只隔了一层窗户纸,政府的任务就是把它捅破,企业一旦看到窗户外的明媚春光就会破窗而出。”方毅比喻道。
如今,电商已融入至桐庐一二三产各个领域,在农村,桐庐从物流和人才着手,着眼于整体改变农村的消费方式、生产方式和销售方式,以“生态理念”发展农村电商。在推进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试点的同时,以一批专业电商平台为龙头,整合提升农村产品资源,解决“无标”、“无认证”等关键问题。
“接下来,桐庐主要从扩面、提质,来实现电商发展的突破。政府将加强推动力,把电子商务作为‘一号工程’的重要内容来对待。”桐庐县副县长潘立铭说。
电商生态反促县域经济发展
在桐庐努力让电商以各种生态在这片土地上燃起时,电商也以各种形式向桐庐回报。
2014年10月29日,第一个村级服务站在桐庐富春江镇金家村正式运营。开业当天,55岁的村民吴罗英,抢到了中国农村淘宝的第一单——给将要出嫁的女儿置办了价值600多元的婚庆用品。从那天起,村民们通过这张“网”,享受到了外界许多的“便利”,同时,利用农村淘宝服务站这一契机,该站点负责人郑礼英专门开设了“春江农家”淘宝网店,决定把金家及附近几个村的农副产品通过农淘的平台推向市场,服务当地的村民,带动村民致富。
代销本村的蜂蜜、粉丝、年糕……郑礼英还去其他村踩点,增加代销的品种。村里农户有自产农产品需要出售,可以把农产品数量、价格、品质等销售信息告诉“农村淘宝”,村服务站人员会上门免费拍照、议价,然后将农户的土产品放上所在村点的网店上出售。一旦得到订单,农户只要按物流要求打包发货即可。
把视线从农村转移至县城,规划总面积56000平方米的桐庐电子商务产业园(海陆园区)是桐庐一大县级电商集聚平台。如今,阿里巴巴农村运营中心、海淘买手街、跨境电商、一村一品、大学生电商创业中心、时尚用品街区等等,形成了一种产业集聚。在另一端,韵达电子商务产业园中,已落户5家面单销售公司、2家物流公司、1家印刷公司,2014年实际纳税116余万元。
“电商对于县域经济的推动主要在于推动产业转型,影响产业集聚,提高农民收入。”桐庐县商务局局长吴红庭介绍,许多地方的电商是从单一的点突破,而桐庐电商并非如此,桐庐电商的业态众多,电商链完整,因此桐庐模式的特色,就是全面推进。
一组数据也显示出桐庐电商生态带来的经济效益,阿里巴巴的2014年底的后台数据显示,桐庐仅在天猫和淘宝平台上的活跃卖家有5100多个,年销售超过500万元的电商骨干企业达52家,这些骨干企业网上销售14.54亿元。
“在桐庐发展电商的同时,也有很多创新基地、物流基地、金融基地应运而生,这些是电子商务服务业。电子商务服务商大量的发展和集聚,使得桐庐新的商业业态创新等得到最好的呈现。”阿里研究院院长高红冰对此评价。(完)
高温津贴数年未涨 尴尬了谁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