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晓华:我们家出了4个航空发动机专业的博士
甘晓华(郑宇钧摄)
没有条件,自己要创造条件
记者在空军研究院采访总工程师甘晓华那天,他正在准备全国政协科技界联组会的发言稿。拷贝文档时,同事调侃甘晓华的电脑太旧了,慢得一塌糊涂,劝他赶紧换。他笑言,电脑越晚买越省钱,再等等吧。记者看到,他那台2006年买的13英寸富士通手提电脑,边角都被磨脱了色。采访中,谈到做试验时,甘晓华说: 能用旧仪器搞的,没必要用新仪器。
这个中国工程院院士很 念旧 ,他身上的旧物件可真不少,比如那把旧钥匙,就是拿来开那间用了快30年的实验室的。当年,他用两万元把露天工棚改造成实验室,开展起国外需要数百万美元投入的相关试验。尽管简陋,这间平房却诞生了3个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他所干的大飞机项目,需要投入的资金可谓天文数字,可艰苦的早年生活让节约作风深入他的骨髓,甘晓华一次次创造了 花小钱办大事 的奇迹。56岁的他说: 我干了这么多年科研,经费很少有充裕的时候,都是靠节俭省出来的。
采访中, 很努力 、 要奋斗 、 等不得 这样的词语经常出现在甘晓华的话语中。
记者:您读书时正好赶上了 文革 ?
甘晓华:我在小镇上长大,父亲是木工,家里很穷。但父母从小教育我,要有所作为、要改变现状。1974年,我高中毕业,也去做了木工。第二年,赶上上山下乡。因为我高中毕业,文化程度较高,所以被安排当生产队长。
我无论做什么都很努力。做木工时,我干了半年就达到了技术3级。下乡时,所有老把式会做的农活儿我都会。考上航空学院以后,到农场 学农 ,我插秧插得又直又快,我都插到头了,别人才干不到一半,还歪歪斜斜。负责人把农场的知青叫到我田头来训话: 看看,没干过农活儿的学生都比你们干得好!
一个人能干出事来,不在于他开始平台的高低,而在于他有没有一直在努力。我认识的一个院士,不过是电大生,可因为他一辈子很努力,也能当上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