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零售业力抗“倒春寒” 不复当年盛况业界自救
既治标也治本 化危机为转机
香港零售业力抗“倒春寒”
香港特区政府于3月31日公布香港零售业最新数据,今年2月的零售业总销货价值估计数字为370亿港元,较去年同月重挫20.4%,创下自1999年以来的最大单月跌幅。
立春已两个月有余,香港零售业却退入“凛冬”。频频遭遇“港囧”,零售业未来的出路和机遇在哪里?香港能否重夺“购物天堂”的光环?
不复当年盛况
零售形势严峻
作为一个以服务业为主的消费型城市,香港的经济活跃度主要体现在市场活跃度、商场人流及游客数量上。2003年施行的内地旅客个人游政策为香港零售业注入大量“新鲜血液”,一时间香港收获了“购物天堂”美誉,零售业一片繁盛。
然而,十年高速发展,一朝止升急跌。自2014年下半年起,转折点悄然显现。政府统计处数字显示,2014年零售总额同比下跌0.2%,是11年来首次倒退。此后,零售业“一蹶不振”,至今连续下跌12个月。
弥敦道贯穿旺角及尖沙咀,曾是传统的人流旺区,如今行人虽依旧不少,却早已不复当年“摩肩接踵、川流不息”的盛况。
街道两旁的周大福、周生生等珠宝首饰连锁店内顾客寥寥,店员整齐地站在门口,紧张地留意着每一位驻足的“潜在客户”,不时向过路行人推介折扣优惠。广东道上一众奢侈品店门前,排队的人龙已消失无踪,就连新开张的苹果手机店也出现“销售员比顾客多”的窘境。
有人说,零售业是香港的“鸡肋”,对本地生产总值的直接贡献不足5%,占比低、增值低,就算旅客减少,本地居民购买力下降,也不足以影响香港的整体经济状况。
但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零售业是香港经济中的重要一环,其兴旺与否直接影响着市民对香港经济发展的信心。且零售业可为港人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统计数据显示,大约每10个劳动人口中,就有1人从事零售业。
商业模式转型
业界出招自救
“跌跌不休”是否真的意味着香港零售业“回天乏术”?香港品牌总商会创会会长赵振国不这么悲观。
日前,香港品牌总商会委托香港理工大学进行零售业现状调查研究,赵振国在报告中列举香港零售业目前的优势,包括良好的国际形象和信誉、充足的商品货源、零售批发商丰厚的资金和经验,以及香港与内地频繁的经济交流等。
他对记者分析说,内地赴港旅客人数持续走低,零售业免不了受其拖累,但即使个人游规模扩大,也只能让零售业短期“回暖”,“治标不治本”。业界面临的本质问题并未得到解决,例如盲目模仿欧美经营方式、专业人才流失严重、电商发展较弱等。
以电商发展为例,香港虽也有购物网站,其规模和影响力却远不如内地的“淘宝网”。记者有位本地建筑师朋友,曾在淘宝网上订购木材和工具,“漂洋过海”运到香港后自己锯木、组装,给家里修了道木门。他请记者参观时笑说,“这种体验在香港难有”。
赵振国在报告中建议,政府应拨款成立专门关注零售行业发展的部门,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资助力度;改变现有的土地政策,增加商场面积,把空置的厂厦改为主题零售批发中心等。
面对惨淡行情,业界也频频使出自救招数。仅2015年,全港各区工商联便举办4次“全港购物节”,共吸引3500余家商户参与,有新加入的小商户表示,“将购物节视为冷淡市道下仅存的求生机会”。最近的一次购物节更打出“撑经济、撑民生、撑商户”的口号,期望以此改善零售业大幅滑落的局面。
大型连锁零售商也同时打响“自救保卫战”。化妆品零售企业莎莎率先利用微信、支付宝等手机软件进行产品推广;零食专营店“759阿信屋”借成立5周年之机举办大规模酬宾活动;专营日本平价家居用品的“日本城”也全线促销,不少商品降价三四成。
本地品牌扩张
颓势化为机遇
高昂的商铺租金一直是零售业的“大敌”。有统计显示,香港铜锣湾旺区的铺租曾一度“贵绝全球”,单价在10年间飙升250%。
随着业内市场走淡,奢侈品店无法承受昂贵的租金连番撤走,冲天的铺租“泡沫”宣告破裂。根据戴德梁行发表的最新报告,铜锣湾铺租同比跌12%,已“降格”为全球第二贵的商业街道,其中“全港天价铺王集中地”罗素街已有8间商铺易主,减租平均超过四成。
不过,赵振国认为,商铺租金的颓势,正是香港本地中小品牌扩张的好时机。
香港中环“元创方”一家自主设计的童装品牌店店主梁晓怡对记者说,她这几年已经在“元创方”积累了不少固定客源,一直希望可以入驻商圈旺区,“此番‘降租潮’可谓把机会送到手边”。她向记者展示心仪的商铺照片,并表示实地走访后很快就将签约,开设香港的第一间分店,预计业绩不跌反升。
梁晓怡不是孤例,许多香港本地的中小企业表示,现在终于有能力进驻一线铺位,在旺区打开本地品牌市场的“一片天”。在铜锣湾经营多年的“翠苑甜品专家”曾因“贵租”被迫迁出,如今趁租金回落,“逆市”开设5间分店,生意反而越做越火。
有经济学者表示,奢侈品零售业务惨淡,不再以天价“争铺”,可让本地中小品牌有机会进驻核心商圈,原本“珠宝钟表行一条街”的景象可转为多元化发展,不失为一件益事。
也有分析师认为,此次零售业市道下滑,可视为香港经济结构性调整的契机,本地中小品牌的发展就是最好实例。倘若能保障民生安定,业界眼中“最黑暗的时代”也许就是香港经济转型的“最好机遇”。本报记者 陈 然